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

學校霸凌問題的聯想

各位伙伴好
這幾天反霸凌的呼聲此起彼落,可見利用電子郵件將教育理想互通有無是有一定的力量的,絕非消極、無力感的表現,更不是沒有專業能力。所謂眾志成城,利用各種方式,如網路等,將每一位基層老師的心聲表達出來,才能扭轉目前教育失序的亂象,讓當權者了解事實,進而願意改善。以下是節錄自中時電子報的 一篇訪客留言,參考看看。

教育是百年事業,必須要有遠見;
例如:
不可體罰,不可言語責罵(會傷害自尊心),常態分班;結果是:
1. 少部份行為偏差的,嚴重破壞教室秩序,讓老師上不了課,也嚴重干擾其他同學的受教權;結果大家的課都沒有上到;
2. 窮人家的小孩以後會很難出頭:私立學校可以用各種方法選好學生集中教學,公立學校很難這樣做;私立學校可以由其中突出的學生建立好的校譽,公立學校平均收學生,還要平均分班,很難重點培養學生;久而久之,私立學校校風校譽往上提昇,又吸引更多的企業佔贊助,以及更多好的教師學者加入;長此以往,公立學校很難再與私立學校競爭;當最好的學校都是私立學校時;有錢人可以送小孩到好的私立學校讀書,受好的教育,但窮人家的小孩唸不起好學校,就很難出頭,社會的公平性就更差了.
3. 敗壞治安:學校不教,學生學壞沒人管,再加上社會公平性流失,失敗者把其失敗原因歸咎於"社會不公"而強化反社會及犯罪行為;
人本的立意很好,只是教育部要更有遠見;例如:分班教學:
分班,不是依"能力"分班,而是讓適合一起上課的在一個教室裏;國語在同一班的,數學可能就不在同一班;數學在同一班的,英語可能就在不同班;
對領悟能力高而且行為端正的小孩,60個同學在一班也不會有問題;
對領悟力中等,而且行為合宜的小孩,可能30個同學在一班才合適,老師才能適時輔導;
對領悟力差,而且行為合宜的小孩,可能15個同學在一班才合適,老師才能經常各別輔導;
對行為偏差的小孩,可能要5~8個小孩在一班,老師才能深入的各別輔導;
強迫所有班級"常態"分班,課堂上總有一些搗蛋的,老師管秩序就忙不完了,一節課能有幾分鐘好好教?

1 則留言:

  1. 說的真是針針見血,民主化、凡是講求人權的社會,難道真的只能走向這一條路嗎?學校與教育淪為弱勢,但又背負了各種負面新聞的責任。

    霸凌問題確實嚴重,教室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,各學生各有其在社會的生存之道,而這個小型社會主持正義的仲裁者正是老師,老師無法獎善罰惡,如何能使這個小型社會安詳和平、氣氛融洽。

   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,顧好每個孩子,讓他們安心無虞地快樂成長。但無法獎善罰惡的小型社會,已失去公義,滿口仁義道德在這資訊爆炸的社會已不敷使用,面對緊急狀況時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嗎?

    孩子不守常規、唱反調、霸凌同學,跟他們的家庭、成長背景有關,但一進入教室這個小型社會,我們就有義務跟責任把他們教好,讓他們知道做人的道理,並互相尊重,老師若達不到這個目的,孩子也將成為社會上的不定時炸彈。

    回覆刪除